为了身体健康,尽早发现疾病隐患,达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大家一直被灌输年年坚持进行体检的健康理念,可是,当全身心信赖的体检也出现漏洞,导致大病未及时发现时,又该如何面对?
案例一:女律师10年体检未查出癌症引争议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律师张晓玲在北京的爱康国宾连续体检10年未被检出患癌风险,2024年被发现患癌时已是晚期。她质疑爱康国宾体检涉嫌“误检、漏检”。报道发出后迅速引发热议。
据张晓玲表示,出于习惯和信任一直在爱康国宾体检,无论是肾部位的超声还是癌胚抗原都无异常,只有在2023年查出右肾钙化灶,但被解读为“不用担心”。
其2023年的体检报告显示,右肾(此后查出癌症的肾)被检查出钙化灶。专家建议部分提到,肾内钙化灶一般无症状,建议定期复查肾脏超声和肾功能检查,必要时请专科诊治。
2024年10月,张晓玲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被怀疑患“右肾透明细胞癌”,进行右肾摘除手术后,病理显示为“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由于手术后仍感觉身体不适,她在2025年2月又到国外医院进行了检查,结果被确诊为“肾癌骨转移”,而且骨转移已经达到了晚期。
张晓玲认为,多位医生都提到她的癌症是多年形成的,这些年的体检却一直是“未见异常”,她对体检结果存在质疑。
爱康集团对此事回应称,任何癌症的发生从基因的突变/变异、甲基化修饰异常、抑癌基因的失活、致癌基因的激活到癌变都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取决于体检的时间点、检测方法、检测设备以及医师的专业水平,有些癌症可以被检测到,有些癌症还无法检测到;体检没有检测到有可能按照使用的检测手段在那个时间段确实无法检测到。爱康的体检报告会真实记录当时的检查结果,对于是什么原因导致没有检测到,爱康会请第三方权威机构以及专家来进行论证分析,最终以第三方权威机构以及专家建议为准。
美港通证券-炒股配资最新-股票杠杆公司-广州股票配资平台交流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